帳棚人生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11:8-10)

  近日研讀聖經人物-亞伯拉罕(原名為亞伯蘭),當嘗試從考古及地理角度思考上帝對亞伯蘭的呼召時(創12:1-3),讓我更深體會亞伯蘭所踏上的是一條怎樣的信心道路。

 亞伯蘭生於吾珥,後遷往哈蘭,兩地均處於中東米索不達米亞(或「米所波大米」,意:「兩河流域」,新譯本譯為:「兩河之間的亞蘭」)。它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之間的土地。這兩條河流發源於土耳其的高原,流經今日的伊拉克一帶,再流入波斯灣。因位處兩河之間致土壤肥沃,利於耕種農務,亦孕育悠久深遠的文化文明。考古發現早在主前六千年,美索不達米亞已有人聚居,並發展成村落,以耕作和畜牧為生。村民的房屋以泥磚建成,泥磚製作簡易,只要在陽光下曬乾便可。此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至主前三千年已很成熟,它擁有大城市及複雜的社會、經濟和宗教組織。[1]從考古發現當地亦盛產黃金珠寶;而建築、雕刻藝術、人造運河、算術亦聞名於世。

  迦南地又是怎樣的地方呢?單為這地方命名在過往已引起不少爭論,若以「迦南地」、「聖地」或「應許之地」命名,使人感到宗教味道太濃;若以「巴勒斯坦」或「以色列」命名卻具有政治立場;若以「近東」或「中東」又暗示著西方帝國主義;後有聖經地理學家Jim Monson用了一個中性而純屬地理的名稱來稱呼這地「中間之地」(Land Between),除避免政治爭議外,亦表明此地特質,它是一道「地橋」(land bridge),貫通歐亞非三大洲,故成為商貿、行軍的國際通路。迦南地作為世界中心的地橋,因而在歷代以來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按這地理條件是最不適合作為立國之用。

  不單如此,迦南地不及米索不達米亞有兩河長年滋潤,也不及埃及有尼羅河作為水源。迦南地只有一條細小的約旦河,藉由北方黑門山積雪融化而流進加利利海,再向南流入死海,未能提供充足水源用作灌溉耕作。摩西曾比較埃及和迦南地時,說:『你要進去得為業的那地,本不像你出來的埃及地。你在那裏撒種,用腳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是耶和華-你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11:10-12摩西提醒百姓在埃及地,人在那裡撒種,便可以「用腳澆灌」,意思是在埃及耕作,人可憑靠己力,用腳在田上挖出水漕,將河水引入澆灌。但是,迦南地是「有山、有谷」,是要靠從天降下的「雨水滋潤之地」,就是藉神所降的秋雨春雨滋潤大地。迦南地被稱為美地應許之地,非因本身資源豐富或地理之優越,乃因為上帝的應許。神設立迦南地成為以色列人的屬靈教室,提醒以色列人要對神全然的信靠順服,如此就能經歷神信實的供應和恩典。

  亞伯拉罕被神呼召時七十五歲(創12:4),在世寄居一百七十五年(創25:7)。換言之,亞伯拉罕離開土地肥沃的米索不達米亞,遷到憑信心過活的迦南地有一百年時間。他帶領著整個家族由定居的生活轉為帳棚的生活,從安穩轉為暫居的狀況也足足有一百年。亞伯拉罕用一百年時間回應耶和華的呼召,其間他亦曾有信心軟弱,甚至按己意行事,但最終他對神的信心卻越發堅定,以致當耶和華吩咐他把以撒獻上時,他非單沒有砌詞藉口推搪,反之更確信神『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來11:9)如此堅定的信心實在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從吾珥到迦南地是一條信心道路,今天我們的人生又經歷什麼信心功課?亞伯拉罕從定居轉為帳棚的生活,對我們在抉擇人生前路時,又有何提醒?究竟何處是美地?豈不是有耶和華眷顧,從歲首到年終祂的眼目常看顧之地嗎?



[1] 參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美古文明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