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仍要學?


水中生活的魚兒,也許從未察覺被水包圍。同樣,我們活在這世代洪流,也未必察覺自己正隨波逐流,潛藏的價值觀和渴求,也許已偏離主的教導。個人主義、實用主義、相對主義令人以自己的見解、感受和需要為最重要的考量。也許我們過分強調神的恩典憐憫和個人得救,忽略了信主後的新生命仍要在信仰群體中不斷成長,受浸後或事奉多年仍要學像耶穌。而禱告生活最容易被忽略,我們在困難時才會忽然熱心禱告,在平穩的日子便失去熱誠。禱告矮化成為達至個人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令人不禁想起士師時期,以色列人的光景。求聖靈幫助我們記得主耶穌的教導和榜樣(太6:9-15;路11:1-13;可1:35):


1.      節奏:誠然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按感動去禱告,但主耶穌和門徒仍會保持有規律的禱告生活,而不是單單按需要和心情,乃視禱告為每天重要的時刻,珍惜與父神的關係,不忘自己的身分與使命。

2.      次序:按人的本性,總是先關心自己的需要,關心自己小圈子內的人和事。然而主卻教導我們:期盼神的國度降臨並衪的公義彰顯,是我們禱告的首要重點,其次才是我們生活所需。

3.      關係:在禱告中省察自己與神與人的關係,面對自己的本相,承認我們只是蒙恩的罪人,仍會得罪神和彼此傷害,謙卑地求主赦免,並與人和好。

4.      心態:輕忽禱告生活的人,很容易落入試誘迷惑中,特別在紛亂威嚇、焦慮不安、灰心乏力的日子,在感到失去方向、沒有出路的時候,更要儆醒禱告,求主堅固信心!

5.      結連:葡萄樹與枝子,與及主的門徒互為肢體的比喻,我們都耳熟能詳。如何能活在主裡面,又讓主活在我們裡面?彼此代禱守望、一起感恩、互相祝福,才能體會到的,各自修行的禱告生活不是主的教導。

6.      超越:有人視宗教為人民鴉片或心靈鷄湯。然而,按照主耶穌的吩咐,祈禱卻是信心的行動、順服的功課,有時是會感到痛苦和不安,特別是要為仇敵禱告、為壓迫你的人祝福,然而主耶穌在十架上正是如此禱告。

7.      聆聽:禱告不是自說自話、自我安慰,或者向神禀告需要的清單。在禱告中,聆聽比說話更重要,聖靈會幫助我們記得主的吩咐、教導、安慰、訓誨、應許……,還有我們對主的承諾、立志、感恩,並且醒覺自己的光景。故此,祈禱生活是與我們學習聖經、安靜退修、敬拜事奉、佈道見證的生活並行的。


雖然,跟隨主三年多的門徒,每天與主一起禱告,可惜在客西馬尼園,最需要與主儆醒禱告之時,竟然睡了。然而主耶穌復活、升天後,他們在恐懼、膽怯、跌倒、傷痛、失望、愧疚中回轉,順服主的吩咐一起同心祈禱,等候聖靈降臨的更新。其後為主作見證、使徒的補選、宣教士的差派、教會危機的處理,都是在禱告中進行。現在耶路撒冷的哭牆仍是猶太人經常禱告的地方,令人想起神的管教和恩典,並主的再來的應許。珍惜能一起禱告的機會吧!學習禱告往往不是在課堂,乃是在祈禱聚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