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短宣之旅 (青成部和差傳中心)


    2025年8月2日(星期六),清晨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令我們十七位肢體對此次短宣行程產生憂慮。感謝主,於上午時分黑雨警告轉為紅雨,我們得以按原定計劃啟程前往大澳。

 

    首日行程中,我們品嚐了大澳的地道美食,包括蝦膏雞蛋仔及葡撻雞蛋仔,味道獨特且深具地方風味。店主亦分享了關於大澳豐富的歷史文化,使我們對當地有更深入認識。

 

    隨後,我們了解了大澳鄰居 —水鄉茶寮的故事。惠珍姐曾於孟加拉工作14年,聽從神的呼召返回大澳,她經歷了許多挑戰與成長,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經歷和信仰來幫助當地社區。早年她於大澳宣道會擔任兒童導師,致力教導來自鹽工家庭、這一些兒童在大澳欠缺教育資源上學。她開設了一間茶寮,是她在大澳宣教的基地。茶寮吸引了一些遊客,也成為社區聚會和交流的空間。在這裡惠珍姐不僅提供茶水,還利用這個平台分享她的信仰故事。她與客人交談,分享聖經教導和生活見證,幫助他們了解基督教的信仰。雖然茶寮位置偏遠,經營茶寮面臨許多挑戰,惠珍姐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她每天清晨花兩小時研讀聖經,這不僅是她信仰的表現,也是她在困難中尋求力量的來源。惠珍姐的故事展示了如何將信仰與日常生活結合,並在困難中持守信念,成為他人的祝福。

 

    晚上於大澳宣道會參與青年團契聚會,有導師每周六不辭辛勞由觀塘前來帶領團契,亦有不少年輕人雖非現居大澳,仍積極返回教會參與事奉,小組多位年輕信徒分享其服事中面對的挑戰,同時會面對靈性挑戰,我們鼓勵他們在生活中實踐信仰,彼此勉勵在逆境中堅持信仰。感謝主,看見這群年青信徒分享體現了大澳教會堅韌的信仰生命力。

 

  次日早晨,我們於中華基督教會梅窩堂參加崇拜,有資深執事分享中華基督教會梅窩堂是一間很有鄉村風味的教會,是梅窩區內唯一一間華人基督教教會。自1940年代,已購地建堂現名為「梅軒」的副堂,後於1958年建成現存的禮拜堂及門樓。下午我們借用梅軒副堂與宣教士會面,聆聽其服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當中包括因宣教事工而被拘禁。

 

  個人感受 - 宣教旅程挑戰重重,例如當天的惡劣天氣影響我們集合時間,甚至可能未能預期出發,宣教並不是你想去就能夠去?我們深刻體會宣教路上的不易,此次短宣不僅增進了我們對大澳地方風味的體驗,更深化了對當地信仰狀況與挑戰的認識,是一次極為寶貴的經歷。

禱告事項:

1. 求神賜力量給惠珍姐及所有宣教士,堅持在困難中持守信仰和服事。 

2. 為教會中的青年團契禱告,願他們持續成長,彼此扶持,繼續在信仰路上同行。 

3. 為有面臨監禁或迫害的宣教士禱告,求神看顧並開啟服事的道路。 

4. 為短宣隊伍感恩,求神保守並引導他們未來的服事方向。

 

腓立比書4章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