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試探》
在3月份的崇拜中,我曾分享了路加福音4︰1~13「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信息。其實「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經歷,分別在三卷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中皆有記述,當中只有馬可福音沒有記述「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當中的內容。
可1︰12聖靈立刻把耶穌催促到曠野裏去。13他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起,且有天使來伺候他。
而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中則詳細記述了當中的內容。雖然馬太和路加同樣記述了耶穌所受的三個試探,但三個試探所記述的次序其實不一樣,而結局也有著些微不同之處(參下圖表)。
|
馬太福音4︰1~11 |
路加福音4︰1~13 |
||
地點 |
受試探的事 |
地點 |
受試探的事 |
|
情景一 |
曠野 |
食物 |
曠野 |
食物 |
情景二 |
聖殿 |
保護 |
高山 |
榮華 |
情景三 |
高山 |
榮華 |
聖殿 |
保護 |
結局 |
魔鬼離開了耶穌, 立刻有天使來伺候他。 |
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 就離開耶穌,再等時機。 |
面對兩卷福音書記載的差異,有人解釋爲「耶穌在不同時間受試探,一次是馬太的次序,另一次是路加的次序」,這似乎解決了當中的落差,卻又難以證實,更重要的是這種解釋沒有掌握兩卷福音書各自的力量和信息。然而,我們卻相信聖靈掌管並感動聖經的人間作者,按著次序(路1︰1~3)去帶出不同的角度和重點,並藉著所記述的不同之處,讓我們可以了解馬太給我們的信息。
耶穌是以神兒子的身分「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馬1︰1)。馬太福音有關耶穌受試探的記述,與路加福音的差別只在於耶穌受的第二和第三次試探的次序對調而已(參上圖表)。從地域上來說,是先從曠野,再到聖殿,最後以高山為目的地,而第三個試探涉及的是萬國的榮華,也是整個試探的高峯。從內容上來說,魔鬼在第一和第二次試探中分別以人的需要(食物)和神的話(能力)去試探耶穌。到了第三次試探,魔鬼自以為是世界的王,要誘惑耶穌向其王權下拜,就把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華賜給祂。
然而,耶穌說:「撒但,退去!因為經上記著:『要拜主—你的神,惟獨事奉他。』」「撒但」是音譯自希伯來文,有「叛逆者、控訴者」的意思。耶穌直接否決魔鬼這叛逆神的誘惑,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所擁有的權力與富貴,以致背棄神和不遵行神的心意。
耶穌定意只會俯拜神,並單單事奉神,只求神的心意及作謙卑、順服的兒子。其實在馬太福音1︰1~17節「耶穌基督的家譜」讓我們知道,耶穌是大衛的子孫(1︰1)。馬太這個用心的記述,更讓我們知道耶穌擁有大衛的王權。感謝主耶穌這位謙卑的彌賽亞君王,祂讓我們知道真正的拯救是來自神、我們的主。
當我們在人生的曠野中,誰不曾在艱困缺乏的日子時刻,祈求神「按我的方式和期望」解決「我的問題」?缺乏生出恐懼,恐懼又讓我們抓狂,抓狂又使我們藥石亂投,當站在好處和利益面前,有誰不動心?若我們不作辨識、不假思索,以自己的想法甚至慾望當作禱告,自己的決定當作神的應許,卻要神「埋單」,並且勇敢地宣告:「神會包底!」這就是斷章取義使用聖經浪漫化自己所作的決定。經上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願意我們同心憑神的恩典、以信心作天國的子民,感謝主耶穌帶來的天國有足夠的食物、保護和豐盛。主耶穌勝過魔鬼的試探,祂的得勝也叫我們可以在這個飢餓的、拜偶像的、充滿戰爭的世界中忍耐、相信神的供應,並勇敢地前行,見證天國的真實。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