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祈禱
在2月份的一個晚上,大約十時多,在睡覺前,兒子表示明天於學校做「鳥專家」,需要帶一些有關「雀鳥」的內容回學校分享。 當他安然入睡後,我便在家中尋找相關資料,最後從一本百科全書,影印一頁關於雀鳥的內容讓他早上帶回學校。
當兒子早上看到這一頁資料,他問我:「只有這頁嗎?」我回答他:「因為時間十分有限,我只找到這些內容」。然而,與孩子回學校的路途中,我禱告掌管一切、滿有能力的主:「求主讓我們看到地上雀鳥的羽毛,好讓兒子帶回學校分享。」
當天我一直慢慢的步行,細心觀察四周,差不多到達學校時,距離荃灣浸信會幼稚園約1米的地上,我看見一條完整約手掌般長的灰色羽毛。我拾起羽毛給兒子,不過,最終兒子沒有選擇把羽毛帶回學校(但這不是重點)。我和兒子深深經歷上帝,體會祂樂意聽人的祈禱。其實這是一件小事,甚至這個禱告看似微不足道,然而,主按著自己的心意成就,祂願意與人建立關係,垂聽人向祂的禱聲。當刻在我心中,只能感謝讚美上帝,因為祂顧念祂的僕人,願意垂聽簡單真誠的禱告。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6-7)
作為主的門徒,我們要以「真實的我」與上帝建立關係,所以祈禱也要全然誠實。我們所信的神是創造我們的主,祂認識並接納我們的本相,祂亦是一位全知全在的神,祂知道我們一切的實況,我們也無法躲避祂或隱藏自己,同時,祂更是慈愛施恩的上帝,不按我們的行為和表現施予恩典給我們。因此,我們向上帝禱告時,無須扮個正義模樣來取悅祂或別人,我們必須以真誠無偽的心來禱告。
若要禱告生命能穩健地成長,必須從真誠開始,而沒有任何事比在禱告中假裝高尚,更容易殺死禱告。假若在每次祈禱中,不斷扮演著,久而久之,兒子向天父率直真誠的對話,便成了謙謙君子般虛假的交流,相信會使人再不想禱告。在成長的過程中,世界教導要懂得自我保護,有意無意間灌輸了「適當」角色扮演的觀念,暗暗地確認「少」虛偽的需要。因此,當祈禱面對上帝時,為了保護自己,我們亦不敢向祂陳明心底真實自私和負面的想法,怕會有不被接納的危機。然而,昔日詩人在聖經詩篇中的禱告,卻讓我們清楚看到,人可以這樣坦蕩蕩向上帝傾訴。當我們確信上帝的應許,知道祂全然接納我們,便能勇於面對自己,真誠地享受與上帝溝通。
不過,當人只專注強調祈禱中的真誠,而缺乏自我反省,忽略了聖靈的提醒,這樣的祈禱只會叫人誠實地把想望與渴求陳明,似是傳統信仰向偶像求自己的利益般,會使人變得更自我中心,生命停滯不前。誠實的品格對於基督徒是很重要的,我們不但要學習對上帝坦誠,而且亦需要真誠面對別人和自己,因為每個生命的改變和轉化也要從「肯認」開始,當我們願意坦誠面對自己的好與壞、優點與缺點後,生命才有成長的可能。
弟兄姊妹,近日你在禱告中如何經歷神?
你願意真誠面對自己,藉禱告與神溝通嗎?